李光耀最近國際間的一件大事,就是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過世。他的喪禮有來自全球二十幾個國家的元首參加,而自家的民眾大約五十萬人,也就是全國人口的12%排了十幾公里的長龍在滂沱大雨中送別,可說是備極哀榮。李光耀被國際上許多領袖稱為是一位有大智慧的領導人。過去幾十年來,當他分析國際大事的時候,大家都會豎起耳朵傾聽。他也曾為台灣海峽兩岸奔走,當過傳話的人,安排兩岸和解第一次重大接觸的「辜汪會談」,他卻很守分際從來不做調人。


國家資本主義?

新加坡又被戲稱為「李家坡」,有這個稱號,一方面代表著自1965年建國起實行著「李光耀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將新加坡帶至世界競爭力全球排名第三;另一方面他曾被某媒體封為「全球20世紀最成功的獨裁者」第二名,多少在揶揄他,在主張所謂「亞洲價值」之時,隱藏著新加坡社會不夠民主、自由的爭議。然而李光耀成功的將一個風雨飄渺中的蕞爾小國,變成東南亞唯一的已開發國家,絕對是瑕不掩瑜!

李光耀式的國家資本主義 

新加坡雖然形式上是個民主國家,但骨子裡面就是一黨專政,或者說是開明專制,反對者控訴他,說他想盡辦法打壓在野黨,用不公平的選舉制度不讓他們發展,其實李光耀自己就說過,若是實施西方的兩黨制,新加坡會邁向「平庸」!既然新加坡在政治制度上的本質是如此,經濟上也很自然的由國家來包辦大部分,也就是實施所謂的「國家資本主義」。淡馬錫控股公司是一家新加坡的投資公司,新加坡政府財政部對其擁有100%的股權。這個國營控股公司控制從地鐵、航空、電信、到金融、地產、電力、營建、媒體等產業,幾乎是包山包海。曾有國外媒體估算,淡馬錫控股所持有的股票市價占到整個新加坡股市47%,可以說是幾乎主宰了新加坡的經濟命脈 ─ 這是一個典型的國家資本主義。

對自由(還加上一些隨便吧!)慣了的台灣來說,可能對於新加坡的政治和經濟制度不會很喜歡,然而當台灣停滯不前的二十年間,新加坡各方面都大步邁進,成為東南亞唯一的已開發國家,大多數人民已經達成「住者有其屋」,同時人民生活也更多采多姿,不像以前大家所想像的那麼「無聊」,因此其政經制度必有可觀之處。

目前台灣的處境兩難,若是靠減稅吸引企業留在台灣,政府就沒有足夠的稅收來照顧民眾,同時國家還會債臺高築,若是增稅,又擔心嚇走企業,其結果一樣是稅收不足,同時失業問題會更嚴重,所以要怎麼辦?

發達國家資本是一條可行之道。


自由資本主義 VS 國家資本主義

經濟學和政治學專家,有關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爭,已經超過百年,相信會持續下去。不需要是專家,大概也都知道一件事,排除少數白手起家成功的人之外,擁有資本的人以錢賺錢,絕對比赤手空拳的人要容易很多,而且資本容易集中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事情,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嚴重的貧富懸殊,而使得社會不穩定。因此國父孫中山先生提出發達國家資本的主張,當然有如此主張的絕非孫先生一人,相信他們也都是希望能照顧多數人民,不至於因為過度的貧富懸殊而造成社會動盪不安。

在1980年代,英國首相柴契爾開始發動相當極端的資本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把大量的國營事業民營化,美國的雷根總統跟進,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歷程,這兩個國家貧富懸殊都變得相當嚴重,窮人和富人之間產生嚴重的疏離感。再加上全球化的發展,貧富懸殊也因此幾乎席捲了全世界,甚至連中國大陸這個號稱〝共產主義〞國家的人民都產生仇富心態。柴契爾當政的時代,英國經濟停滯不前,工會力量又過大,她採取斷然的措施,提振了英國的經濟發展,加上對當時的共產蘇聯不假詞色,贏得了「鐵娘子」的封號,前年(2013)柴契爾過世時,英國悼念她的人很多,開香檳慶賀她終於死掉的人也不少,可說是相當兩極化!

被稱為「鐵娘子」的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 


國家資本主義的監督機制:民主

今天台灣以及全世界面臨的是全球化的經濟狀況,商人不再受制於自己祖國的法令和稅制,哪裡有錢賺就去哪裡,那裡稅率低,就去想辦法弄個國籍,資本非常容易流動,很難將資本限制於國內。此時,如果還是一味地講求全然資本的自由化以及私有化的精神,國家的經濟未得其利先受其害!非常反諷的是,馬克斯當年說「工人無祖國」,以此號召全世界的工人統一戰線來對抗資本家,然而現在的工人階級若無國家的保護,其實是全球資本家剝削的對象,沒祖國是不行的!或許由於新加坡和中國大陸實施國家資本主義的成功,讓世界許多國家都紛紛效法,甚至包括俄羅斯和巴西等大國都往這個方向移動,很多新興的經濟體也跟著走,一時國家資本主義的風潮在全世界興起。實施國家資本主義的國家,實際上掌握了世界上很多大型的公司,擁有資產之龐大令人咋舌,對於自由資本主義造成一定的威脅。

發達國家資本,很多經濟學家認為因為缺乏有效的監督系統,一定會有嚴重貪腐的問題,例如新加坡國家所屬的淡馬錫控股公司,財務不透明,是否會有人上下其手?遭人質疑。又例如中國大陸貪腐嚴重,國家所屬的公司更助長了官員貪污的行為,最近中國大陸請求美國協助,將貪官移往美國的財產追回,據估計中國開放30年來,貪污金額超過一兆人民幣,而這只是帳面上的數字,中國人的地下經濟往往是超過台面上的,因此貪污的數字恐怕好幾倍於此!2012英國「經濟學人」就討論到,認為國家資本主義會取代自由資本主義的想法,是太早下斷論,他們認為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時候,其管理系統雖然有問題還可以正常運作,若是在經濟困難之際,是否可以撐過去則是另外一回事,基本上,他們還是不相信其監督系統可以抗貪腐。

讓我們來看看自由資本主義實施最徹底的美國,號稱民主的政府有強大的監督系統,卻發生例如能源公司恩龍的案子,該公司幾乎從第一天開始就利用政商關係,以及錢財利誘,以不法的手段吸金,最後惡性倒閉,害了好多人沒了退休金,也讓銀行損失慘重!再來,美國華爾街馬多夫投資證券公司,以欺騙的手法,害了投資人損失幾百億美元,該公司負責人馬多夫被判刑150年,據說在獄中被人痛扁,兒子受不了父親是大騙子,害了很多人家破人亡,結果自殺身亡!美國證管會承認監督不週。造成2008年金融海嘯的所謂衍生性金融產品「美國次級房貸」,也是在民主監督機制之下所發生的事情,之後從美國一直延燒到全世界,尤其是很多歐洲國家(雖然歐洲還有他們本身的因素)至今仍然在危機中,無法自拔。無獨有偶,包括美國和俄羅斯等國也開始在全球各地追緝逃稅的富人。所以說,不論自由資本主義或是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都需要良好的監督機制。

以台灣而言,我們整體經濟規模太小,要讓台灣有更強的競爭力,只靠私人企業真的是很難!想要照顧到更多老百姓,讓全民的薪資提升(國家控制的企業帶頭,私人企業不跟進也很難),國家資本主義才是正道!前面說到,似乎無論民主或是專制的政體,監督的系統都可能出問題,新加坡的發達國家資本的模式,我們可以參考仿效,然而民主是全體中華民國國民共同的價值觀,別忘了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我們要往能兼顧發達國家資本與民主監督機制的大方向前進,將能再造台灣經濟奇蹟。至於能否成功,端看施政者和全民的決心!

國家資本主義才是正道 


台灣要如何發達國家資本?

其實台灣財經方面的人才很多,要不然過去如何成為亞洲四小龍的龍頭?相信只要國家大方向的走向正確,而且堅持下去,一定會發展出一套可行的方法。在此,拋磚引玉:

(一)實行國營事業專業化

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包括食、衣、住、行、民生工業、煤鐵、水力、礦、天然資源、城市土地、交通,等等,獨占壟斷性事業,如銀行、鐵道、航路等,都由國營企業來發展,可以使得國家的經濟發達,均衡而迅速。當然百年前的主張,用於今日,一定有不合時宜之處,不必照單全收。然而,發達國家資本的原則是不變的。

台灣當務之急,是要提升國營事業的績效,剔除不適任的經營者。國營事業的管理階層的職位絕對不可再作為政治酬庸之用。要以專業人士來管理,提升其競爭力,並加強監督。當然,以現在台灣的政局,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但是只要認真去做,讓政客不得染指國營事業,還是大有可為的!畢竟國營事業的老闆是全民,不是哪一個政黨的。

(二)國家出資,獎勵創投

前些日子,大家或許看到大陸阿里巴巴的馬雲打算出資新台幣一百億,資助台灣青年創業,他認為台灣青年很有創意,但是不容易找到創投資金(venture capital)。我們政府應該帶頭來做創投,通過國家自己的金融機構向私人企業提供資金,倘若該企業成功也可以增加國家資本,全民共享。

再者,創業投資與高科技的發展是息息相關且相輔相成的,因此政府帶頭做創投,除了可以讓該高科技公司在資金上取得奧援,更得到實際參與經營、市場分析、生產技術規畫策略上所提供的諮詢顧問等附加價值的助益,令科技公司能正常且正確的茁壯成長。因此國家獎勵創投,對於台灣科技產業必有莫大幫助。尤其台灣民間中小企業以致於個別國民,都非常具有活力和創意,這是台灣莫大的資產,可以超越新加坡,需要好好的運用。

 (三)落實產官學跨界合作

對於學術界以及類似工業研究院等財團法人之研究項目,若有產業價值,政府應該更積極的協助其產業化,若有國家出資的項目,成立公司之後,政府理當分享成果,讓全民共享。產官學合作可共創「三贏」,透過政府推動產學一體,使得教育可順應產業需要、培養專業人才,從而提升產學競爭力,也可以造就整個國家的競爭力。尤其因此而增加的稅收,可減輕全民的賦稅。

 (四)積極推展海外投資

中華民國外匯存底超過四千億美元,已經超過大國俄羅斯。我們可以師法新加坡與中國大陸,更積極的在國內以及海外做投資。當然在海外投資事業是需要經驗的,新加坡這方面的經驗已經累積數十年,一定也曾經繳過不少學費,但是長期的努力和經驗,給予新加坡賺進更多的財富。

目前我國中央銀行的彭淮南有「11A總裁」的美譽,對於我國外匯的管理令人欽佩,幫助減少政府稅收的壓力,但即使如此,我們政府要能更積極的使用外匯存底,創造財富,也可以此更積極增加台灣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

 (五)擴大社會福利支出

大體上來說,新加坡實現了孫中山先生主張的「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然而正如《幹嘛羨慕新加坡?:一個台灣人的新加坡移居10年告白》一書談到的,台灣擁有了新加坡所沒有的民主價值。這是我們的資產,千萬不要讓資產成為負債!政府的存在就是為人民謀福利,實行國家資本主義可作為人民「富裕」的手段,而社會福利支出的擴大,則是國家通過財政收支對國民收入進行再「分配」。如此一來,才可真正讓人民「均富」、大家發財,達到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真諦。


最後,讓我們來看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報告,他們長年觀察全球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競爭力,去年「2014IMD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新加坡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美國和瑞士,不少人將此歸功於李光耀以國家資本主義的方式從事經濟發展。反觀台灣,IMD院長杜道明去年(2014)來台,他明確指出台灣政黨惡鬥幾乎毀滅了國家競爭力,政黨之間的長期衝突與對立糟糕透頂!因此,台灣當務之急還是得改造政府體質,政黨合作不惡鬥,而後藉由擴大國營事業範疇、產官學緊密合作、鼓勵民間創投、積極推動海外投資、擴大社會福利支出等策略,透過經濟政策、立法、政府行政等面向,發達國家資本與民主監督機制,務求以民生為依歸,讓中華民國重返榮耀。

IMD世界競爭力年報 

 

arrow
arrow

    萬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